虽然我国的机床行业尤其是数控机床在2003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1.技术水平方面
由于我国机床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大部分要依靠引进技术或合资生产;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同时我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
2.产业化生产方面
目前我国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数量50%、价值量30%左右),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不多;功能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及社会化配套能力不高,大量功能部件依靠进口使得我国生产数控机床的成本增高,特别是数控系统--品种和功能少,可靠性不高,一直是我国数控机床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我国数控机床的市场信誉。同时,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的发展。
3.人才方面
由于数控系统是一种专门化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应用科学,它涉及到许多经验的积累。在人才问题上,我国不但人员数量不足,而且现有人员的软件开发能力也不够强。这是因为一般纯粹设计软件的人并不能很好地做系统,数控系统的开发必须和机床的应用相结合,需要的是能将软件设计和加工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我国也培养了不少这样的人才,但僵硬的机制以及激励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的大量外流,这就更加拉大了我们与国外在开发能力上的差距。
|